首页
关于我们
汉南服务
专家团队
精品案例
隐贤酒管
联系我们
首页
⊙
隐贤酒管
⊙
韩城---古之遗存,今之幸事
参照国际标准和模式,结合中国特色,依据地方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点,为各类酒店、“酒店+地产”及文旅产业相关项目提供战略投资规划、产品及市场定位、品牌猎寻及管理合同谈判、设计建造及工程管理、酒店资产运营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。
韩城---古之遗存,今之幸事
来源:
|
作者:
隐贤(转)
|
发布时间:
2018-05-02
|
2053
次浏览
|
分享到:
“华夏史笔惟司马,关中文物最韩城”
隐贤酒店管理落子素有“小北京”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——韩城
“
华夏史笔惟司马,关中文物最韩城”。韩城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历史文化名城,素有“小北京”之称。古有史学家司马迁、清朝名相王杰,现有著名作家杜鹏程。文物古迹更是遍布城乡,各代古建筑集中分布,元代件数数量堪称陕西之最。
溥彼韩城,燕师所完
据明万历《韩城县志》记载:“南门达北门,街阔而端,东门达西门,基修而蛇”。可见在当时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韩城,建筑已成规模。
当时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被刻上的题字分别是:黄河东带、梁奕西襟、溥彼韩城、龙门盛地。这四处的提字都说明了韩城古城重要的地理位置。
风追司马,浩气长存
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,史学家司马迁的祠墓就在韩城,位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高岗之上,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(公元310年)。这位西汉时期的夏阳人,是韩城人民的骄傲。
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,依崖就势,层递而上。司马迁祠院大门额书“太史祠”,院中古柏参天,环境幽静,建有献殿和寝宫。献殿为敞厅,是祭祀时陈列祭器、致敬尽礼的地方,寝宫建于北宋宣和七年(1125年),内有宋代泥塑司马迁全身坐像,高140厘米,身穿红袍,显出严肃和抱负不凡之气概。祠后为司马迁墓,砖砌封裹,形似蒙古包,高2.15米,周长13.19米。墓前竖立一块石碑,上刻“汉太史司马公墓”,为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书。
民居瑰宝 家训情怀
在传说中“鲤鱼跳龙门”的黄河西岸,陕西韩城的黄土塬台间,有座独具魅力的村庄——党家村,近年来如磁石般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民居专家、文人骚客。这个村庄被很多来考察的国内外专家赞誉为“民居瑰宝”、“东方人类居住村寨的活化石”。
始建于元至顺二年的党家村全村多数为党、贾二姓,因党姓居住在早,故称党家(贾)村。这个始建于元至顺二年(1331年)的小村庄在明成化年间,党、贾两姓联姻,合伙经商,纷纷成为地方巨商富族,因而明清两代有较大规模兴建。清咸丰元年,在村东北高地修建寨堡,村寨连为一体。
现在村内仍有古老的石砌巷道、高大气派的走马门楼、考究细致的上马石、庄严肃穆的祠堂、挺拔高亮的文星阁、华美繁复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……
穿越百年的古宅,仍有着丰沛的人文情怀,木雕、砖雕、石雕上绚灿夺目的家训,涵盖忠、孝、仁、义、礼、善、勤、和等多个方面,似熠熠明灯,光照后人。
琉璃碧瓦,文脉之根
韩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城池,走过千秋盛世,走过风雨飘摇,也走过历史的洪流与跌宕起伏。想要了解韩城文化,文庙是不得不去的地方。
韩城文庙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孔庙,据明一统志记载:“韩城县学于洪武四年(公元
1371
年)在旧址重修
”
。《陕西通志》载:
“
洪武四年知县周吉成重建
”
。
文庙坐北朝南,不设南门,共有四进院落。文庙入口旁,有一盘龙照壁,为琉璃五龙壁,长十七米,高四点二米,雕制精美,形体生动。文庙内,主要建筑以照壁、棂星门、泮池、戟门、大成殿、正谊明道门、明伦堂、尊经阁等构成一条南北长200米的中轴线。
永昌初记,兵度河梁
在韩城,历史故事似乎是可以信手拈来的。
1644
年春季,李自成率领义军来到韩城,进入韩城县城后,在西街口的南边
“
九间厅
”
落脚,这里被后人称为
“
闯王行宫
”
。
据说,当时的向导告诉闯王这是“小北京”:东门内的文庙,古柏参天,与北京的故宫十分相似;南门外的毓秀桥,好比是故宫外的金水桥,而且这里的大街小巷、四合院,都和北京非常相似。
李自成听完非常高兴,宣布“三年不纳粮”,紧接着便率领义军渡过了黄河,义军的将士们则在“梁奕西襟”四个字的下面加上了“大顺永昌元年”这个年号,以此来作为途经韩城的纪念。
“
七山一水两分田”的韩城从《诗经》中走出,现在,有故事的韩城向我们走来:鱼跃龙门的美丽传唱;舍子救孤的浩然正气,奋笔疾书的刚直不阿……这个冬天,让我们与这个中国文化上无法绕过的渡口相遇吧。
上一篇:
隐贤酒店集团CEO沈峰先生荣获年度杰出总......
下一篇:
人物专访--你以为在聊吃?不,我们在聊百......